大时代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大时代文学 > 毒士帝婿,朱元璋你别怂 > 第344章 太子标的改变!

第344章 太子标的改变!


太子标脸上笑容不断。

这水泥当真是神器。

不只是可用于修路,更是可用于所有基建。

杨思义把话说得很清楚,他曾经是户部尚书,对于朝廷各项开支那自然是了如指掌,大明朝廷每年用来修筑城墙的开支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。

大明王师每攻克一座城池,并不只是将城池打下来那么简单,还要修筑城墙,还要安抚军民。

再如为防御北元南下,朝廷也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北边防御体系,比如大明王师占领元上都,在此建立开平卫,开平卫自建立后也始终处于明与北元对峙的前沿阵地,堪称重大军镇。

再有,从大明立国开始,老朱陛下就在长城原有的基础上修筑长城,以此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,整个过程持续了上百年时间。

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,西至居庸关、祁连山东麓到甘肃嘉峪关,连接秦长城,蜿蜒六千余公里,气势宏伟无比,后世所看到的长城其实都明朝修建的长城。

这长城的修筑极为不宜,在长城东段这边主要是以青砖和条石砌成,非常的坚固,这造价自然不菲。

至于西段以及其它的大部分长城其实都是用垒土筑城的,夯土墙是以木板作模,内填粘土或灰石,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,每一米造价约要一两银子。

显而易见,这修筑长城是何等耗费人力物力的一件事情了,天知道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与财力。

但是现在,有了这水泥之后,就算是修筑长城也变得简单了很多。

修建城墙也好都将会变的非常的简单,不过是一些沙石,再加上一些水而已,简单的混合搅拌一下,这修筑出来的马路又坚硬如同石头,还不怕风吹雨打,不怕水侵火烧,简直就是神器。

在杨思义的带领下,一行人走走停停,消化在天津的所见所闻。

骑着马行走在宽敞平坦的水泥马路上,这道路宽敞,行走还分成左右,所有行人、车马一律靠右行走,所以尽管这路非常的忙碌,但是一切都非常有序。

再看看道路中间种植的树木,等这些树木长大了,又可以为行人提供休息、阴凉的地方,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想好,做好了安排,让人惊叹。

太子标敏锐地注意到,这些正在劳作的工人,全都是流民灾民,因为他们衣衫褴褛,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。

自古以来,这灾民在朝廷官员的眼中就是负担,就是麻烦,是很容易出事的群体,因为灾民需要救济,这就需要耗费朝廷的钱粮,所以是负担;但如果朝廷不救济,那他们就会聚众作乱!

这自古以来活不下去的灾民往往都会学习陈胜吴广,聚众造反揭竿而起,又或者是偷盗、抢劫,成为流匪贼寇。

毕竟当人活不下去的时候,当人饿得发狂的时候,什么事情都是能够干得出来的。

所以历朝历代对待灾民都是极为小心、谨慎,一旦灾民的数量聚集过多的话,立刻就想方设法的将这些灾民给驱散,万一有人起头的话,立刻就会烽烟四起。

但是现在,在天津这边,聚集的灾民已经成千上万,但所有的一切都秩序井然,没有出现丝毫的问题。

李祺看向太子标,笑道:“其实只要给百姓吃饱穿暖,他们又怎会聚众作乱呢?”

“说白了,百姓都是朴实且敦厚的,他们不过是想活下去罢了。”

太子标沉默着点了点头。

因为眼前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一个个流民在这儿成了工人,他们修官道、建房子、修港口,完成一项项大工程,井然有序,勤勤恳恳。

这以工代赈,不仅仅轻易的解决了灾民的问题,更是能够利用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来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大项目、大工程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

而这负责做工的流民灾民,不但一日三餐顿顿都可以吃饱,而且还有工钱可以拿,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一家人,自然就不会有人去闹事。

“民以食为天!”

李祺感叹道:“只要给老百姓一口吃的,他们能够活下去,自然就不会作乱。”

“陈胜吴广之流,为什么会揭竿而起?因为他们真的活不下去了,找不到吃的,看不到希望,人自然就变成了野兽!”

太子标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
李祺成功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。

没有什么,比得过让百姓吃饱穿暖!

很快一行人来到了工地后勤部,正有大量工人排队等着吃饭。

李祺好奇地走到最前面,看着那一锅锅浓稠的大米粥,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。

看来这杨思义几经沉浮之后,良心总算是发现了,这一次没有搞什么表面功夫坑害百姓了。

“老杨,这浓粥工人们吃得饱吗?”

“他们每天可都要做工,没点肉食怎么行?”

此话一出,杨思义瞪大了眼睛,难以置信地看向李祺。

我尼玛啊!

你可是真敢说啊!

还给流民灾民吃肉?

咋滴他们是你亲爹啊!

杨思义苦笑着解释道:“文和,他们有口吃的,已经是侥天之幸了。”

“如果不是太师大人及时将粮食送了过来,不知道会有多少流民饥民被活生生地饿死。”

太子标也是低声提醒道:“文和,差不多行了,肉食寻常百姓都要好久吃一次,你更别提这些流民灾民了。”

“要真给他们肉吃,那朝廷赈灾的成本就太高了……”

李祺脸上笑容不减,道:“这件事情交给我,倒是标哥你,想不想出海看看?”

说着,李祺还对太子标挑了挑眉,挤了挤眼睛。

“出海?”太子标闻言一怔,略显犹豫地开口道:“能去吗?不会有什么危险吧?”

“放心吧,咱们就去内海转一圈,又遇不到台风,有个锤子的危险!”

“去去去,现在就去!”太子标兴奋了。

他这辈子,还真没有出过海啊!

大海和星辰,俺也向往不是!

二人相视一笑,立刻就掉头走了。

嗯,走了。

此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,正满脸喜色地站在天津城门口,翘首以盼。

他正是奉命前来赈灾的太师李善长,皇帝陛下的旨意早就来了,夸奖李善长做得很是不错,又降了很多赏赐,李善长心里面安稳不少。

再者,儿子踏平倭国平安过来,也是双喜临门。

结果李善长左等右等,最后却只等来了杨思义。

“殿下呢?文和呢?”

“出海去了!”

“???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